![]() |
||||
|
||||
![]() |
大明矿业:不设副总的亿元企业 |
2008/5/17 9:36:03 (已经被浏览6783次) |
公司马上要上市了。”刚刚开完董事会的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明矿业)董事长许明放下会议资料,到更衣室换上了西装。
知天命的年纪,却身穿白色LV西装搭配黑色敞口衬衣,时尚前卫的装束,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纯中国式的老总,智能前卫的办公楼也让人很难和铁矿石联系起来,仿佛置身于北京中关村某个IT企业的办公楼里,而不是地处乌鲁木齐的大明矿业。 董事长许明每天进入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他的苹果笔记本,点击大明矿业的信息平台系统。他要通过这个平台的视频来了解远在哈密天湖矿区的生产情况,每个矿井的生产场景他都可以实时监控,然后,他要打开邮箱收发各层级员工的工作汇报,从普通电工到财务主管,各级汇报面面俱到。 “我在乌鲁木齐办公照样可以‘遥控’哈密的一举一动,追求卓越就应该做到精细。”背靠红木沙发,许明向《中国经营报》的记者现场展示了他的“远程遥控”本领。 在许明看来,大明矿业之所以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私营企业,发展到即将上市的大型矿业集团,和他这套“颠覆传统的创新”及“追求卓越”的理念分不开。 颠覆传统 中医出身的许明与中国传统的管理方式一直有点格格不入,在大明矿业里有很多让人看着有点“反常”的事情。 比如,和大明矿业做生意的客户从来不讨价还价,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又如,大明矿业不设副总。 “不设副总并不是要体现我的权力集中,而是不需要,在大明没有‘权力’这个概念,中层干部管理下属绝对不是靠权力制约来压制,而是靠机制来管理,这个管理就需要依靠透明公正的制度,和一个民主交流的平台。”许明对《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说,“每个员工都可以发邮件给我,和我进行平等对话。” 另一面,对政府对客户,许明似乎也在奉行着一套特立独行的方式。作为年产值过亿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个资源型的矿产企业,从税务到安检,矿产企业面对的“紧箍咒”会更多,政府应酬和公关工作似乎不能避免。但在许明看来,他并不重视这种应酬。 “我很少参加这种应酬,企业的安全和监督靠企业自身,不能依靠政府。三鹿事件主要责任在于企业本身的监督。山西的矿难大多都是企业自身安全监督不到位,免再多省长也不能根治源头。”许明表示。 同样,对于客户,大明从不讨价还价,从铁矿石的买卖到如今公司上市中的资本谈判。许明认为大明矿业的价值和品牌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是实事求是的。“现在看来,客户都是非常相信大明矿业的。”许明说。 大明矿业这些看着有些“反常”的企业行为都被许明上升为理论,这也是大明独特的企业文化。 “我们就是要打破常规,颠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许明看来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不是在于产品的创新程度,而是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是否有价值需要全公司员工共同认知,大明能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每个员工都认同这套看着颠覆常规的管理,这个共同认同就是企业文化。”许明表示。 精细管理 一个矿产企业最大的成本是什么? “安全。”许明郑重的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声明。 大明矿业成立于1997年,是以铁矿资源、钾盐开发建设为主的资源开发型企业。创办至今,经历了无数变革,2004年曾经濒临破产,事故频发,最主要的问题是管理松懈。当时企业上下的共识是,实施严格管理、精细管理才能防患于未然! 2004年以后,许明亲自抓生产抓安全。当时为抓生产保安全,许明第一件改善的事情就是建立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从财务管理、物流控制、安全生产,再到人力资源管理和咨询培训,许明几次和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会晤,希望金蝶公司能为大明设计一套完善的信息化平台。 随后,大明先建立了金蝶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及e-HR系统,对人员的管理先做到了“信息化,制度化,标准化”。 “大明矿业的采矿章程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般,完全是程式化的,从财务到井下操作,每个细节都是精细的,都有制度和标准。”许明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如今,大明的矿山是数字化的矿山,从设备到开采再到选矿都是数字化操作。在矿山上就有网吧,这在其他矿业企业里属于少见的。”许明自豪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在许明看来,看似粗放的行业更需要精细的管理,而精细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设。 相关链接 |